城市与高校如何更好“双向奔赴”?专家:协同发展、共生共荣

发布时间:2024-12-27 15:54:27 来源: sp20241227

人民网福州4月17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如何理解一所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作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第五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学术活动日前在福建福州举办,多位专家、学者聚焦城市与高校协同互动等话题进行分享。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高校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两大重要载体,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生态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原党委书记郭新立表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一流大学是城市的名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关注大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学科建设赋能城校融合发展,构建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格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指出,城市与高校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者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更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认为,审视大学与城市关系时,不仅要注重二者当下互利共赢的即时性,更要充分认识他们互利共赢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实现校城双向互动、同频共振。

城市与大学如何更好实现“双向奔赴”?

“城市与高校是‘命运共同体’。”武世兴表示,应推动二者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最大限度把高校的人才、科技等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为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张宗益认为,要增强学科结构布局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增强学科人才队伍与城市智力资源的耦合度,增强学科平台建设与城市科技创新的关联度,学科育人成效与城市产业需求的精准度。

对于校城如何互动发展,郭新立表示,一是要发挥前沿引领作用,激发校城可持续发展新活力;二是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校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三是要激发共生共荣动能,谱写校城互动发展新篇章。

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建设与城市融合发展,严纯华认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的适配度;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精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