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00后”养老护理员的春节:“老人也是我的家人”

发布时间:2024-12-31 05:54:46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成都2月12日电 题:“00后”养老护理员的春节:“老人也是我的家人”

  记者 王鹏

  2月12日,大年初三。在成都市郫都区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内,24岁的养老护理员陈艳一大早起床,为几位高龄老人洗脸、打扫房间。这是工作三年来,陈艳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跟这里的老人相处久了之后,跟他们有感情了,也把他们当家人了。”她笑着说。

春节假期期间,陈艳给老人擦脸。吕杨 摄

  陈艳工作的养老服务中心有八十多位老人,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一大半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作为这里最年轻的护理员,陈艳选择了一个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会从事的职业。

  “其实我从小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一直喜欢和老年人相处。”谈及职业选择的缘起,曾是留守儿童的陈艳回忆起了成长经历。也正因如此,读职校时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来攻读大专也未更换,毕业后顺理成章来到了养老服务中心。

  陈艳的大学班级中有51名同学,最终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寥寥几人而已。年轻人避开这样的工作,其实并不让人意外——这是一份相当琐碎、辛苦的工作。

  每天早上起床后,陈艳要为老人打扫房间卫生、倒热水、洗脸,然后带老人吃早餐。吃完饭,是聊天、晒太阳、保健操的时间。到了下午,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她安排大家进行打麻将、手工、唱歌跳舞等活动。老人睡得早,到了傍晚,陈艳要给老人洗脚,或擦拭身体、洗澡。

春节假期期间,陈艳给老人洗脚。吕杨 摄

  平均年龄超85岁的老人,能自己进食的并不多,需要养老护理员一口一口喂。日常工作中,有些老人因患病情绪不稳定,意识不清楚,甚至会对护理员发脾气。有时,家属也不理解护理员的难处,说话难听。受了委屈,自然需要排解,这也是刚工作时陈艳“三天两头哭”的原因。

  “这些经历和工作内容,爸爸妈妈是不知道的,我也从来没说过,他们会心疼。”说起父母,陈艳瞬间红了眼眶,她仰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平复好情绪后,她对记者说,父母一直希望她转行,“但我一直没放弃,我觉得这个专业以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正因对职业充满热情,这个活泼开朗的“川妹子”在工作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和办法。

  比如,对于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她不叫“爷爷奶奶”,而是直呼其名。“因为他们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在叫他们,虽然糊涂了,但一般都记得自己的名字。”对于如何逗老人开心,她还有自己的“方法论”,“人上年纪了,其实就跟孩子一样,你要换个视角,进入他们的世界。”

  工作久了,陈艳也跟老人有了情感牵绊。一次,她去外地出差一周,回来后,一位爷爷看到她,直接哭了出来。“他以为我不回来了,辞职了。”陈艳后来从老人儿子处了解到,老人以前是教师,性格刚强,从没见哭过。她不仅被震撼,也意识到相处久了有感情,老人们离不开她。

春节假期期间,陈艳带老人做手工。吕杨 摄

  在许多人眼里,养老院往往冷清,缺乏生机。陈艳反而认为,在这里待久了,会发现开心的一面。“除了琐碎和辛苦,也有喜悦和成就感。”有时,陈艳路过老人的房间,在门外打个招呼,老人便会把她牵进房间,拿出好吃的塞给她。甚至有些老人不听儿女的话,只听护理员的话,更让她有成就感。

  “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不孝顺的孩子才会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其实大错特错。”陈艳说,对于老人,尤其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陪伴。自己长期待在家里,反而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老人到了养老机构,有人际交流,要说话思考,病情反而会缓解。我也想让老人的晚年活得更有尊严。”谈及未来,陈艳说自己并不打算放弃这份工作,会一直坚持下去。“我就在想象,等我老了,也有一个年轻人这么照顾我,天天逗我笑,多好啊。”她宽慰着自己,笑了起来。(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