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0:02:26 来源: sp2024122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全球文明倡议,认为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大党领袖的情怀和担当,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尖锐、最紧迫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减少冲突对抗、促进世界繁荣带来了希望。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事关人类文明进步,事关世界和平发展。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走深走实。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首届良渚论坛等会议成功举办,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不断深化,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不断书写世界文明多彩新篇。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强大思想引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和诉求。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同时,也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一年来,中国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各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就民主等问题开展交流互鉴,共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2023年6月14日至15日,中国举办以“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主题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主题,积极交流,坦诚对话,为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贡献真知灼见。2023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举办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主题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促进各国民众友好交流、展示不同文明优长,搭建交流互鉴高端平台。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使其成为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文明,都经过了漫长历史考验,始终延续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年来,中国与多国合作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在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国联合开展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发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旅游城市联盟的作用,致力于同各国一道,让优秀历史文化展现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强大魅力和勃勃生机。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更繁荣、更安全、更文明的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好载体是人,人文交流始终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要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一年来,阿拉伯国家联盟成为首个同中方签署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地区组织;中国还以今年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等一系列活动为契机,促进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交流;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同时,中国积极举办“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全球文化品牌活动,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等,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合作不断迈上新高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成长。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逻辑清晰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
中国不仅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者,也是推进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激发各方面、各领域合作潜能,丰富全球文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全球文明交流的机制和平台。未来,中国将与各国携手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
(作者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编:刘叶婷、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