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15:09 来源: sp20250111
燕南园更新改造前(图①、图③)后(图②、图④)对比图。 燕南园保护项目组供图 图⑤:燕南园66号楼,冰心、朱光潜等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 宋伊琳摄
燕南园,是坐落在北京大学中的“园中之园”,更是百余年来留下多位巨擘足迹的“大师之园”。
日前,北京大学多部门联合推进的燕南园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项目”从亚太地区4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被誉为“重视集体记忆,传承了辉煌的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的成功结合”。
隐匿在喧闹之中的燕南园,静静地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这里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心灵的港湾。请跟随笔者,走进燕南园,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
走进名人故居
走入北京大学校园的南部,会发现一片由一堵短墙围护着的特殊区域,地势比周围略微高出,占地48亩。17栋灰砖砌就的历史建筑坐落于此,依次编号为50号到66号,这便是燕南园。
燕南园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曾是燕京大学的教员住宅区。上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这里成为北京大学的教职员工住宅区。
近百年来,燕南园见证了太多大师的故事。冰心曾在这里写下《南归》,冯友兰曾在这里编订《中国哲学史新编》,侯仁之曾在这里完成《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朱光潜曾在这里进行美学思考……
“燕南园身处校园的心脏位置,是北京大学的精神家园。”“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设计方案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张剑葳向我们介绍。
细雨涂抹草色,微风卷裹花香,笔者踏入燕南园,仿佛步入一片朦胧的春意之中。绿芽点缀的树枝掩映下,可见十余座精致小楼闲居其中。园内建筑呈现两种风格,其南部多为中式宅院,北部多为西式小楼。
在张剑葳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的带领下,我们由坡道进入园中。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燕南园66号楼,这是园中最为典型的西洋小楼,外墙由灰砖砌成,红色的窗框点缀其间。社会学家吴文藻和文学家冰心夫妇曾居住于此。
20世纪70年代末,美学家朱光潜搬入此楼,整理了《谈美书简》等作品。如今,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成了66号楼的新主人。走进一楼大厅,只见正前方悬挂着“冰心故居”的牌匾,两边墙壁也挂上了冰心、朱光潜等人的历史照片,前辈们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顺着燕南园东部的小路向南走到尽头,坐落着最与众不同的中式风格小院,这里是燕南园57号院。映入眼帘的是院门上的牌匾,牌匾上写着“冯友兰故居”,字体苍劲有力,彰显屋主的儒雅风采,牌匾之下有两尊石狮子静静地守护院门。
院内有三棵松树,冯老说:“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故将这个小院命名为“三松堂”。在燕南园,冯友兰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继续向西探寻,来到视野最为开阔的61号楼。一座西式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丛与翠竹间,一条幽静狭窄的小径通向小楼。李迪华回忆,这里的主人曾是侯仁之先生,1997年,他曾到此与侯先生探讨北京大学东门的修建工作。“侯先生对于燕园的建筑和道路变化如数家珍,将纵横交错的燕园轴线讲得津津有味,很有侯老先生的风格。”李迪华笑道。
侯仁之是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一生做出了无数重大贡献。在静谧的燕南园内,枝叶扶疏之下,侯仁之先生完成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学术著作,在他的研究与呼吁下,许多北京城的旧址得以保存和恢复。
守护自然风貌
3月,枝头吐绿、万物复苏,一场春日游园会正在举行。学生们的热情没有被春雨减弱,他们身着各式朝代服饰,衣袂飘飘,在燕南园的小径上轻盈穿梭,与花神庙碑合影打卡。
“这里的小路看似寻常,实则经过精心修缮。”负责燕南园主干道路保护和修复的李迪华介绍道,两条花神庙碑间的小径,铺设了北大材料学院研发的生态透水砖,虽外观与旧路无异,却巧妙根治了积水之患。
岁月流转,更新改造前,这座百年老园还面临着更多问题。曾经的洋灰路面渐失承重之力,院内土石杂物堆积成山,私自搭建的围挡参差不齐,空中线路杂乱无章,地下管线设施老旧不堪……
2022年2月,为守护燕南园的自然风貌、传承其历史价值、回应校园社区发展诉求,由北京大学房产部牵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联合启动“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项目”。历经八个月的精心修缮,多方共同努力,成功实现了遗产保护与场地提升的协同推进。
“我们的重点在于环境整理、整治与提升。” 张剑葳说,他们拔除杂乱的篱笆围墙;迁移影响风貌的公厕,种植鲜花绿植,巧妙绿化裸露地面;禁止车辆通行,打造无车园区;优化解说导视系统,使之与场地环境相融合……
如今,漫步燕南园小径,仍可见那罕见的洋灰路,石子裸露,大小、色泽各异,与现代道路截然不同。这便是依古法重塑的新洋灰路,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在修复时,项目组采用了难度和造价更高的方法:将旧洋灰路面打碎,原骨料被融入新的水泥,并添加原洋灰调色,既使老的材料得到循环利用,又借此将历史道路的价值凝固到更新后的路面中,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洋灰路旁,静谧的52号楼掩映于翠竹之中。小楼墙面上,青藤缠绕,一块仿古门牌“52”引人注目。
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艺术家朱青生认为,燕南园的历史与传统,是特别值得欣赏和铭记的。门牌和园子是同时设计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于整栋楼的修缮都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因此门牌也如旧制作,传承历史风貌。
张剑葳说:“我们把这个项目当作遗产教育,而非普通工程来做。”李迪华期待,人们走入园子,看到这座“活的博物馆”,会追问和探究建筑背后的故事,在这方空间里感受到人文的力量。
燕南园承载着深厚的集体记忆和文化遗产,成为文化精神的象征,而这一精神将随着燕南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完美登上“云端”
“园子里被爬墙虎拥抱的斑驳外墙,无不述说着那沧桑岁月,驻足其中,能够细细品味这百年文化”“与大师跨越时间,站在一片净土,心中满是宁静与庄严”……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诉说着有关燕南园的记忆。借助互联网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些记忆以新的形式被延续下去。
张剑葳带领学生参与到燕南园历史建筑的数字化工作坊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摄影建模、全景拍摄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对燕南园65号建筑进行精确的数字化建模。
数字化建模这一创新技术,将燕南园的建筑完美地搬上了“云端”。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便能轻松游览燕南园的每一处风景,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四季更迭,都能尽收眼底。人们可以细致地观赏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从草木的繁茂到砖瓦的纹理,都能细细品味。
在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VR教室,还能够身临其境地漫游整治后的燕南园。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每一位探访者都能深切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园林风情。
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的规划设计师宋伊琳认为:“燕南园保护项目,为今后的遗产保护工作探索了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