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瑰宝:铜鼓中的文化交流互鉴

发布时间:2024-12-29 23:06:49 来源: sp20241229

  铜鼓是流行于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和祭祀用品,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有一个专门的“铜鼓之声”展区,其中展出的多件铜鼓,是古代中原与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

  铜鼓是如何从一种乐器,演变为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它又如何见证了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

  道中华:铜鼓有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称,它真有这么神奇吗?陆秋燕:铜鼓大约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铜鼓由居住在今天云南中西部地区礼社江流域的濮人创造和使用。铜鼓诞生后,很快传播到了滇池地区。再后来,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南方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都出现了铜鼓,甚至还流传到了东南亚地区。

  铜鼓被称为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因为它展现了这些民族不同时期的冶铸技术、绘画雕塑水平和音乐舞蹈审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

  从战国时期到汉代,生活在滇池地区的滇人对铜鼓的造型和装饰进一步美化,将祈年祭祀、丰收庆典、水上竞渡等场景,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刻画在石寨山型铜鼓上。铜鼓从一种简单的乐器变成了用于祭祀、节日庆典、婚嫁丧葬的礼器。再后来铜鼓发展为军事号令,成为列阵、集聚等场合酋领展现权力地位的重器。

  铜鼓文化向东传播进入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等古代壮族先民将铜鼓文化传承弘扬,冷水冲、北流、灵山三型器大壁薄、通体纹饰的巨型铜鼓横空出世。

  唐宋以后,铜鼓体形逐渐变小,其装饰艺术广泛吸收中原文化因素,既有道教、佛教的艺术纹样,又有当地风俗和生产生活等写实场景。

  道中华:作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记忆的一种载体,铜鼓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凝聚了传递出怎样的文化内涵?

  陆秋燕:铜鼓按标准器出土地命名法分为八类,以云南省地名命名的有早期的“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晚期的“西盟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名命名的有“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以贵州省地名命名的有“遵义型”和“麻江型”。

  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汉代墓葬出土的一批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鼓面宽大,胸部突出,鼓形对称和谐,大多装饰着华丽精美的写实图案。

  1975年,广西梧州市藤县濛江乡横村出土了冷水冲型铜鼓的标准器,为乘骑饰变形羽人纹铜鼓,鼓面四只立体青蛙塑像间装饰着两组人骑马塑像,纹饰以变形羽人纹为主。冷水冲型铜鼓平面纹饰精细繁复,立体装饰丰富多样,体型高大轻薄,鼓面宽大,鼓胸略大于或等于面径,鼓耳宽扁,饰辫纹。

  冷水冲型铜鼓集中分布在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铸造和使用它的主要是僚人。这种型制的铜鼓是石寨山型铜鼓的后继类型,鼓面的变形羽人纹,亦是承袭自石寨山型铜鼓的羽人纹。

  另一主体纹饰翔鹭纹,则与石寨山型铜鼓上的翔鹭纹只有细微差异。这是因为滇人崇拜鸟,骆越人也崇拜鸟,传说中壮族始祖布洛陀的形象之一就是鸟首人身。鼓胸上的船首船尾羽饰、水手羽冠和手中道具、船舱里的鱼等图案,保留了滇人的水上祭祀记忆,是渔猎生活的表达。

  这两型铜鼓上的变形羽人纹和船纹,反映了滇人、濮人、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等族群间的文化交流和审美交融。

  在鼓面中心铸造太阳纹是铜鼓的一个共同特点。冷水冲型铜鼓的太阳纹由中心向四周均匀发散出十二道尖锥状光芒,芒间有华丽的“雀翎”纹饰。在岭南大地,人们有“天之神,日为尊”的观念,对太阳顶礼膜拜,并有“打铜鼓以祀日”的风俗。有专家认为,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当中的十二个月,也是一种祈年愿景的表达。

  冷水冲型铜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鼓面有蛙立饰,是蛙崇拜的表现。在壮族传说中,青蛙是雷神的儿子,掌管农业生产和丰收。冷水冲型铜鼓上的四只四足单蛙,体形硕大,健美有力,两臀高耸。蛙是高产的,将蛙塑于鼓面,有希望人口兴旺的美好寓意。蛙周身饰以绶带状的谷穗纹带,蕴含着稻作民族对五谷丰登的渴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冷水冲型铜鼓的蛙饰间,常常还装饰着乘骑、喂马等与马有关的立体塑像,反映出当时岭南人对马的情感。家禽、花树、田螺、鱼等塑像,则具有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广西民族博物馆藏编号为103的牛拉撬羽人纹鼓,鼓面蛙间装饰有两组牛拉撬立饰,一头造型强健古朴的长角公牛身后拉着一架泥撬,撬上置一竹篓。这说明早在东汉时期,岭南地区已受到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

  道中华:铜鼓起初作为一种礼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世俗化,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民族文化交融史?

  陆秋燕:唐宋以后,随着中央王朝影响力的加强,地方酋领势力减弱,铜鼓的鼓型也逐渐变小,并走入民众生活,在壮、侗、苗、瑶等民族的节日庆典与丧葬仪式中广泛使用。铜鼓不仅是乐器,还发挥“法器”的功能,人们相信它具有直达天听的神秘能力。麻江型铜鼓至今仍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节日、婚丧祭祀时使用。

  麻江型铜鼓鼓面装饰有团寿、双龙戏珠、十二生肖、吉祥铭文、行马走山、梅兰菊竹,以及其他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纹饰,明显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铜鼓上的家畜家禽图像有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象征着家庭财富。家畜家禽纹与人物纹、鱼纹或钱纹组合在一起,象征着富足安稳的田园生活。

  游旗、符箓、卦纹等纹饰是鲜明的道教文化元素。麻江型铜鼓上的游旗纹由石寨山型铜鼓上的羽人舞蹈纹、冷水冲型铜鼓上的变形羽人纹抽象化而来,羽人头上的羽冠衍化成飘拂的飘带形象,形成新的纹样,与道教道场中使用的幡旗图案十分相似,结合乳钉纹、卦纹等纹饰,道教文化氛围浓郁。

  纹饰中的牟尼珠纹(同心圆纹)、八宝纹、莲花瓣纹体现了佛教元素。这些都说明麻江型铜鼓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不仅反映出它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出铜鼓文化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性。(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受访者简介:陆秋燕,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历史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长)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