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6:25:59 来源: sp20241230
新华社昆明8月20日电(记者樊曦 赵彩琳)中国西南,云南昆明北郊元宝山山顶的密林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有一座低调而神秘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它既被誉为“种子之家”,又被称为“种子银行”,既保护了许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和新发现物种,又通过保存和研究发展壮大了野生生物种质资源。
20日,记者走进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探秘“一粒种子”背后的故事。
绿树红花掩映间,一座红白相间的建筑静静矗立,上万种野生植物种子在这里安睡栖身。种子博物馆入口处,一面亚克力柱种子展示墙出现在记者眼前,灯光照耀下,2000多种种子标本在透明亚克力柱组成的“蒲公英”里散发着微微光芒,成为种质资源库的缩影。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种质库长期、有效地保存了各类野生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大型真菌、微生物种质资源和动物种质资源,保藏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伊廷双告诉记者。
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初步评估全国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种类至少有4000种,占总数的10%,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伊廷双表示,之所以把种质资源库建在云南,是因为云南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高等植物约占全国的50.3%,脊椎动物约占全国的49.5%……可以说,云南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万余种、约10万份,保藏量居亚洲第一。它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跑者。
想“入住”种质资源库,可不是什么种子都行。这里,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和重重“关卡”。
“种质资源库优先采集珍稀濒危种、特有种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伊廷双说,种子必须得有准入身份,即满足“3E”标准——濒危(Endangered)、特有(Endemic)、有重要经济价值(Economic important)。
其中,“特有”不光指中国特有,更指狭域特有。按照该标准,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喜马拉雅红豆杉、巧家五针松,中国特有的云南金钱槭、滇桐等被优先保存。
伊廷双表示,下一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藏技术的研究,让更多的种子能“入住”种质资源库。“比如有些种子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会失去活性进而枯萎,我们要尝试能否在液氮零下198摄氏度的超低温下保存,或者能否通过叶片或根芽进行组织培养。”
保护种质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伊廷双说,中国的研究人员将加强与国外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和保存更多的种质资源,继续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