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7:45:38 来源: sp20241221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药
创新药受关注 传递哪些信息
7位全球顶尖医药企业的领导者,每人1分钟,发表对“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其中5位提到了创新药。
这个场面出现在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一场专题研讨会上。因为时间还有富余,研讨会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现场增加讨论环节,邀请诺华公司、国药集团、阿斯利康等7家医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1分钟内“谈最重要的建议”。
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瀚说“要加速创新药的研发”,百时美施贵宝首席执行官博科思呼吁“重新定义创新药”,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建议“完善激励创新药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武田制药总裁卫博科表示“保护知识产权才能鼓励创新”……“创新药”成为这组发言的高频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还提到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开辟生命科学新赛道等。医药行业普遍认为,这是国家层面要推动中国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万思瀚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政府将生物制药产业列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凸显了该领域的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针对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增长潜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提到了一组数据:2011年以来,中国批准上市新药有500多种,占到全球的14%,在研新药项目3500多种,占到全球的33%。跨国公司购买中国企业研发项目在2022年有44起,成交额275亿美元,2023年以来有70多起,成交额近400多亿美元。
毕井泉强调,创新药包括能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属于全球首创、填补空白的创新;临床研究结果证明比现有标准治疗药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虽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能够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给患者更多选择的创新等。
中国对创新药的重视,还体现在很多具体的层面,毕井泉介绍,近年来,创新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速度大大加快,进入医院的障碍也在逐步排除。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对发展创新药产业提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
围绕“完善创新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毕井泉的建议包括:深化创新药临床价值的认识、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改革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医保支付办法、研究建立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切实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加强创新药的国际合作。
他记得,美国礼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向他展示1923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出的第一张“礼来”胰岛素处方;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1936年就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默沙东公司在1989年把乙肝疫苗生产技术转让给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慢粒性白血病等,也为世界医学和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
“生物医药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业。要鼓励科学家、医学界和生物医药企业之间的国际交流,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要研究放宽医疗市场准入,促进生物医药国际合作。”毕井泉说。
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长艾伯乐研究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与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稻葵对谈时,艾伯乐说,辉瑞会继续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加强与中国合作,不仅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同时,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推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未来的可预测性强”。
艾伯乐表示,辉瑞想和中国的科研机构、生物制药生态系统塑造非常紧密的纽带,还因为他相信,几年之内中国就会走到生物科技、生物创新方面的前沿。
在艾伯乐看来,需要创新药的疾病种类,不止有癌症、艾滋病、精神类疾病和不少“以前都没有见过”的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因都还停留在假设的阶段,需要大家努力找到解决方案,除了生物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改变医药产业研发、实验、生产的方式。
“以辉瑞的新冠口服类药物为例,以前大概需要4年才能上市,因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现在4个月就完成了测试和验证。”艾伯乐说,“创新包含很多的要素,需要齐头并进,才能够真正带来成功。”
毕井泉认为,中国具备发展创新药产业的有利条件,如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临床研究资源丰富、审评审批制度基本与国际接轨等。2017年,中国药监机构已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的成员,ICH的技术指南全部转化为国内的指导原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秦珍子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