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29 08:55:29 来源: sp20241229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方向,紧跟技术创新前沿,掌握研发主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产业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产业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明年工作重点之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值得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科技创新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位列世界第13位,延续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海洋科技、农业科技、氢能源、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质量的高低,与科技创新的融入程度密不可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和发展方向,紧跟技术创新前沿,掌握研发主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产业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如此才能为产业体系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

  眼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要多措并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而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如今,一些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离不开科技创新。可利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引进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工厂,培育和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综合效益以及成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以及低空经济等,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聚焦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基因技术等前沿技术,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我国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孵化器,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应以科技赋能成果转化,洞察市场需求,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提升重点领域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产业安全。对此,应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政府布局与统筹规划,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各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突破。同时,应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产业聚集,如基础材料、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力度。调动政府、企业、平台和行业协会等的作用,建立协作管控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实现供需匹配、协同创新,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要从全链条角度考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关注产业链薄弱环节,以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

  强化对基础前沿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创新生态,加强政府引导,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增加经费投入,系统推进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通过部署组织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平台引领,建设开放平台和创新载体,包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新孵化器等,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企业提供设施、技术和资金扶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发展。通过与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吸收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利用好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国内科技创新发展,为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效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曹守新)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