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融湾入城 产业向新而行(深度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23 02:28:05 来源: sp20241223

  走进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展厅里展示着25个科研团队研发出来的新材料:自主研发的纳米振动薄膜,填补了国内高端耳机行业一项核心技术的空白,已兴建厂房,即将批量生产;小玻璃瓶中,像塑料泡沫一样的小颗粒物,其实是可吸收人工骨材料,这种新型“骨水泥”医疗器械注册证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即将进入医疗用品市场……

  新材料迭出,源自“优才”汇聚。“之所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是因为优异的科研平台和硬件环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吴昊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声。

  广东省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一段时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下大力气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广州优化构建“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并启动相关项目;深圳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中国工程院设立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进一步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高端人才交流融合。

  聚才培才,让人才扎根成长

  2011年,于广平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来到广州,参与建设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如今已担任院长。

  自成立以来,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已服务企业500多家,与众多制造企业建立了10年以上的产学研合作;带动新增研发经费投入超30亿元,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超100亿元,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有一流的产业、高校、研究机构,还有系统性的引才、聚才、培才政策。”于广平对广东的创新创业环境感受深切。

  近年来,广东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制定“卡脖子”技术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引才目录清单,试点实施用人单位自主举荐、知名专家举荐,“一事一议”引进急需紧缺产业领军人才;实施“广东特支计划”,创新“揭榜挂帅”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成效为主要标准,分层次、有重点遴选培养本土产业领军人才。去年,全职在粤工作两院院士新增13人。

  截至去年底,广东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972万、1979万;研发人员超130万人;全职在粤工作两院院士194人,在站博士后约1.3万人,初步建立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产业人才队伍。

  “要视人才为珍宝”,2月18日,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强调。紧紧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契机,各地不断加强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力度,打造 “强磁场”,抢占“智”高点。

  在提供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的同时,各地政府还大力推动落实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政策,打造更为人性化和全方位的“一站式”贴心服务,为人才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确保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选择到广东二次创业,创办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正是看中了广东对高端科创人才的全方位支持,希望离企业研发前沿更近一些;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因为“这里年轻,充满活力,一切皆有可能”。

  才尽其用,驱动新质生产力之变

  13年前,我国一批顶尖的科学家走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来到东莞松山湖,建设我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如今,距离中国散裂中子源40公里的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癌症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已完成安装和调试,即将进行临床试验。

  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在东莞聚集起500多人的科研团队。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就是科研团队在医疗领域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散裂中子源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转移转化而来。该装置已经在东莞市人民医院部署,今年将开展临床研究。

  类似这样由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之变的生动案例还有很多。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完成11轮开放,已吸引全球6000多名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完成1500多项实验课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聚集600多名科研人员,引进创新样板工厂团队25个;申请专利790件,其中国际专利16件;孵化产业化公司42家,销售合同额5.9亿元。

  视人才为珍宝,关键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2020年以来,广东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人才管理职能转变。“通过向高水平大学下放人事管理权限,授予用人单位人才评价自主权;开展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健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属改革,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等,不断为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松绑,激发创新活力。”广东省人才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骨水泥材料的研发和转化,离不开地方政府、实验室提供的全方位、全流程保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骨水泥材料团队现场负责人方灿良说。

  为了帮助科研团队减少试错成本,东莞推出基础研究领域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措施,为人才创新创业充分“松绑”,通过顶层设计,支持实验室团队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至产业化公司,“先奖后投”助力成果转化落地。“在产品开发阶段,实验室给予风险资金,保障科研团队的研发工作,同时允许试错,极大激励了团队专注研发。”方灿良说。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吸引优质产业人才纷纷融湾入城。

  流动融合,构建人才流通网络

  走进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来自香港的青年创业者或在咖啡馆内畅聊行业风口,或在研发间里讨论试验结果,或在会议室里沟通产品动态。作为香港青年北上内地的首选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去年就引进香港青创企业228家。

  广东协同港澳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意味着必须大力加强三地人才协作,在人才合理流动、交流互动中强化大湾区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为此,广东建立健全粤港澳人才发展协同机制,深入实施大湾区“就业通”“人才通”“社保通”等政策,支持港澳人才申报重大人才工程,推动粤港澳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三地通过教育交流合作,促进教育融合创新,推进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互认,源源不断培养各类人才;同时,支持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发布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深入实施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优粤卡”等政策。

  曾任教于香港高校的医学博士李林鲜,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当年,同时在香港和深圳注册成立了生物科技企业。5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为拥有160人的团队,并获得上亿元融资。

  澳门善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线管理”的便利,与内地共享跨境人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表示,要充分利用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引进集聚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有创新创业需求的人才和项目落地澳门和横琴。

  这种流动并非限于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内循环。在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看来,高层次人才招引,应该不断加强国际化,面向全球招引高端人才。

  今年初,广东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关于推进粤港、粤澳人才合作的框架协议,香港、澳门充分发挥国际自由港优势引才,广东以深厚的产业基础留才,一张以“湾区”之名构建起的人才流通网络正在形成。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三大主阵地之一,人才结构表现突出,技能结构稳固,人才环境优势较为显著。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