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发布时间:2024-12-27 13:43:52 来源: sp20241227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吴雨 任军)我国货币政策有何调整?哪些新举措将陆续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详细解析今年重点工作,并回应了热点问题。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空间充足

“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重申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过去一年,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过去几年,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大收相比,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比较稳健,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为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要坚守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在2024年产生转向,这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的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兼顾内外均衡。”潘功胜给出了解答:2024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说。

加大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发布会上被频繁提及的内容,也是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重点工作。

在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34%。这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增速都显著高于10.6%的全部贷款增速。

“我们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更要注重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在抓好政策激励传导、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一方面通过传统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支持。

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1.2万亿元,全年同比多增9500亿元;2023年11月新发放的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4%,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基点。

关于2024年信贷形势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考虑到银行谋求“开门红”,加之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节奏,稳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更加均衡。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有序化解风险守牢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潘功胜介绍,去年以来,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

潘功胜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在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方面,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开放,增强汇率弹性,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企业外汇套保比例在25%左右,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显著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收付中的占比在25%左右,降低了币种错配风险。

朱鹤新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一方面,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加强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加强跨境人民币监管,及时发现处置异常的情况,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