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3:44:54 来源: sp20241228
【光明时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特别是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吹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攻坚号角,对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
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看,发掘类型多元的拔尖创新人才,并促进其实现长足发展,应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引导推动作用,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把每位评价对象视为完整的整体和独特的个体,全方位、精细化评价各方面表现并予以统筹考虑、交叉验证。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多维度的,对其早期识别与呵护,必须强调多维才能和素质,而非单一智力或创造力。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下选育拔尖创新人才,须既留意已有的才能,又关注尚未彰显的潜质;既考查智力、创造力、逻辑思维等认知因素,又考查身体、情感、道德水平等非认知因素,特别是求知欲强、专心致志、坚毅顽强、勇于担当等品质。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原则包括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就和特点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发展早期,学习表现和个人特征不尽相同,一些具备创新潜质的特殊人才格外需要被覆盖、被扶持。如果评价强调同一标准,或者过分依赖考试分数、竞赛成绩等量化指标,很容易遗漏那些非典型的“苗子”。只有秉持因材施评的评价思维,切实运用标准化测验、学习成绩、竞赛表现、创新行为检查表、档案袋评价等多种量化和质性手段,才能发现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应当根据学校发展特色、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学生评价,进行匹配性选拔与一体化衔接培养。概言之,创造积极的评价和教育环境,进而有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2日 02版)
作者:万圆(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