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中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4-12-31 06:30:30 来源: sp202412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更好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要贯穿于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各方面

  民族要复兴,文化必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自发的,而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在推进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主动自觉的作为,强化的是历史自信,彰显的是文化自觉,这对于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史,“第一个结合”侧重强调的是客观现实社会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要背诵和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第二个结合”侧重强调的是客观历史文化实际,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此外,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坚持“第二个结合”,就能有效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西方人对自己的文化作出了普遍性和优越性的结论。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影响着其他国家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正确认知,有的人甚至奉西方文化为圭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就要坚持“第二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话语更好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的问题,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

  中国话语要具有影响力、感召力,必然是站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吮吸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应该承载着中国千百年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不仅能够更加有效阐释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等,更能为全球话语体系提供一种非西方视角,打破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不平等的话语观念和表达体系,进而促进真诚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的强大底气。要把“第二个结合”贯穿到优化拓展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不断彰显话语特色等各个方面,不断打造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中国话语呈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形象,让我们的自信自立具有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坚持“第二个结合”,要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转化为话语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精辟概括,具有本体论意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连续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创新性是守正创新、进取精神、无畏品格的体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统一性是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共同信念的集中体现,彰显了团结统一的价值追求,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精神动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总是在兼收并蓄中发展自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和平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秉持的价值观。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是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的宝贵文化资源。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转化为话语优势,关键是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不仅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而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有了这种高度契合,结合才有深度,才能深度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落在中国的“泥土”里开花结果,而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而为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进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到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第二个结合”,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5000多年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成为中国话语的坚实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话语的自立自强,需要彻底扭转“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态势。要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溯中华文化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厚植中国话语的历史根基、自信底气,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思想和理论观点界定中国话语的范畴、概念、表述,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以中国话语影响力的提升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根没有魂不行,有魂没有根也不行。“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确保我们同时坚守魂脉和根脉,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让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坚持“第二个结合”,中国话语就有魂有根,具有强大影响力、感召力。

  人们常说“话语即权力”,说明话语的功能远远超过它作为人类思维、信息承载物这一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语权的掌握决定着对“秩序的整理”的能力。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服务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哲学家们说来,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实际上这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来任务。《共产党宣言》译者、语言学家陈望道对“学术”做过这样的解释:“学就是原理,术就是应用。”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研究科学原理,是对真理的追求;应用科学原理进行实践,就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所系、责任所在。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也必须主动作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做到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照抄外国理论,真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更好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跟中华文化密不可分,这条道路的内在密码就在于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我们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讲清楚,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讲清楚,阐明其道理学理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另一深层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打造融通中外、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基本路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于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来说既是内容也是方法,既是原则也是路径。中国话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目标指向,通过坚持“第二个结合”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不断增强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9日 09 版)

(责编:岳弘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