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11:36:39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西安9月30日电 (边峰 李一璠)横跨里海、黑海的中欧班列(西安)缓缓驶出西安国际港站、琳琅满目的中亚多国特产铺满丝博会展台、各具风情的文艺表演轮番上演……金秋时节的三秦大地,不仅吸引了海内外客商前来寻觅新机遇,还努力呈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融合碰撞擦出的精彩火花,彰显文化交流互鉴背后的“美美与共”理念。
以展会友 丝路客商寻商机
“丝博会的人气和规模不仅吸引消费者,也十分吸引各国客商,为我们带来许多合作机遇,希望向中国朋友宣传家乡特色商品、家乡的文化风情。”多次参加丝博会的伊朗参展商马迪认为,丝路国家互联互通,成果惠及多国。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下旬在西安举办,参展的国家数量、展示商品的种类均创历届新高。
第八届丝博会执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商务厅厅长杨淼介绍,本届丝博会共有来自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俄罗斯等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组团参会。
2024年9月,丝博会现场客商正在与消费者交流。 杨英琦 摄记者日前在国际交流展看到,1.6万平方米的空间集中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形象、友城往来、经贸合作、特色产品。作为古丝路起点,陕西在向西开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蹄疾步稳。
近年来,陕西企业积极抢抓机遇,在能源、农业、建筑业等方面与中亚各国展开合作。今年前7月,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1%。
从“港”出发 中欧班列促联通
“提到港口,一般觉得是在海边,西安是内陆城市,却也建起了港口,十分震撼。”土库曼斯坦《金色世纪》电子报社长梅拉特·别克穆拉多夫日前在西安国际港参访时向记者表示。
作为国内首个取得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已进入全球航运体系,由此出发的中欧班列(西安)运行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服务不断优化。
2024年9月,首趟中欧班列(西安—贝尔格莱德)陕西制造定制化班列开行。 孟怡杉 摄从最初年开行量46列到2023年突破5300列,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量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列车的往来驰骋还促进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融合,增进了各国民众的相知相亲。
近日举办的中欧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西安浐灞国际港分别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国家铁路公司等签署《高质量共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倡议,与霍尔果斯市政府、保加利亚布尔加斯港等签署《关于合作共建高水平开放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倡议。
电影为媒 文化交流趋多元
除了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持续升温。以“丝路通世界 光影耀长安”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近日在陕举行,共有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065部作品参赛,达到历届参赛片数量之最。
电影节开幕式上,以杜甫诗句“蓬门今始为君开”为灵感的乌兹别克斯坦节目《客至花开》,讲述了乌中两国从唐代至今世代相传、双向奔赴的友谊,令在场观众动容。
出生在陕西的导演张艺谋在闭幕式上表示:“如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理念一样,电影是一座桥梁,把所有喜欢电影的人连接起来,时代给了我机遇,让我有幸做这个行业,追梦不止,学习不止。”
已成功举办了多届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国际影响日益彰显,已成为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推动相关国家(地区)深化合作、开展交流、携手前行的重要平台。
2024年2月,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佳琪(左)在西北工业大学体验中国书法。 李一璠 摄陕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充分发挥区位、平台、产业等优势,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两千多年前,阵阵驼铃声中人们穿越戈壁沙漠,凿空联通亚欧的陆上古丝绸之路。穿越千年时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仍可形容如今盛况。陕西正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续写着丝路起点的勃勃生机。(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