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感受沈阳开放创新“新气息”

发布时间:2025-01-10 15:10:02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沈阳12月4日电 题:海外华媒感受沈阳开放创新“新气息”

  作者 李晛

  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近日走进辽宁沈阳,实地感受这个老工业城市的“新气息”。

  千年古城“与古为新”

  沈阳拥有7200多年人类活动史和2300余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有沈阳故宫、北陵等世界文化遗产。

11月27日至12月3日,“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辽宁。图为雪后北陵。(沈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北陵雪景,宛如仙境,不虚此行!”43年前曾到过沈阳的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辑王谷元看到北陵时不胜感慨:“那时的北陵人迹罕至,如今的北陵周围高楼林立,已然一片繁荣之景。”

  在沈阳故宫,一批以大政殿、八旗、永福等为创意的文创产品颇受游客青睐。“沈阳文创的较好发展让我感触颇深。”在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看来,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等呈正相关,为此,每到一地他都重点关注该地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沈阳也是一座英雄之城。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香港中外新闻社常务副总编辑胡树萌作下短诗敬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胡树萌的父亲是新中国首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我将不忘历史,赓续英雄之志。”胡树萌如是说。

11月27日至12月3日,“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辽宁。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沈阳故宫。李晛 摄

  先进制造“自主创新”

  沈阳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东方鲁尔”之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沈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不断涌现,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侨资企业集聚。

  走进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车间,巨大的橘色机械臂扭动着身躯,精准配合完成零部件的抓取、焊接等工作。在这里,每55秒左右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松”)同样是业内的“佼佼者”。新松书写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百余项“行业首创”。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新松应有尽有。

  “沈阳的科研真厉害!”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任传功说,来到沈阳才发现,这里充满了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气息。王谷元表示,转型与创新让老工业城市跑出了“加速度”。

  “书香沈阳”未来可期

  “过去的仓储园区,如今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书房。”“00后”李思盈每天都会到“时代文仓”城市书房自习,这里原是沈阳现存建设年代最早的共和国第一代仓储园区。备考建筑专业研究生的她说:“在这里学习或许能获得更多灵感”。

11月27日至12月3日,“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辽宁。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时代文仓。李晛 摄

  建设“书香中国”是全民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城市书房等场所。2021年以来,沈阳累计建成城市书房数十座、城市书屋百余间。

  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沈阳有很多具有工业文化元素的闲置楼宇厂房和老旧历史建筑。面对工业遗迹,比利时华裔徐比莉动容于沈阳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打造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以下简称“1905”)。

  在“1905”,一个个文创小店每年吸引几十万国内外游客;举办国际青年艺术家驻在计划、中法文化节等活动……这座“老厂房”已成沈阳对外文化活动最密集的地方。

  如今,中国工业博物馆、奉天工场、红梅文创园等这些见证过新中国工业辉煌的老旧厂区,已被改造成延续城市成长记忆的载体。文化的“种子”在沈阳生根发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外华媒人纷纷表示,愿为讲好辽宁沈阳故事添薪续力。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说:“在诸多闪光点中,我看到沈阳的未来可期。”俄罗斯中国电视台副总经理刘佩欣表示,只有真正走进沈阳,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潜力、活力和魅力。(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