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4:49:11 来源: sp20241215
伴随着飞扬的碎屑,锋利的金刚钻在坚硬的玉石上一点一点刻出线条,勾勒出山势的轮廓和松柏的枝干。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的一间工作室里,手握金刚钻,揽下“玉器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薛春梅,站在一面1.2米高、2米长的大型屏风前,精雕细琢,耐心打磨。
“不破坏原材料外形,顺应自然纹理,运用传统文化题材,融合国画的构图进行雕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立体国画,这就是玉雕的特色。”薛春梅说,她的从业之路从13岁就开始了。
玉雕行业又苦又累,薛春梅却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白天,她仔细观察老师傅的刀法,甚至雕刻时的不同角度和力道都细细揣摩;晚上,她继续在废石料上苦练基本功;睡前,她将当天的心得梳理清楚。
1986年,扬州玉雕厂一改评比成品质量的方法,而是拿出一块原料,让大家把设计理念写成论文。这次评比,爱动脑的薛春梅获得了全厂第一,第二年厂里将她升级为设计员,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职业生涯迎来关键转型。
和熟练工相比,设计员最大的挑战是创作灵感。薛春梅记得,她第一次将设计图稿拿出来“过堂”时,老师傅们围坐成一圈,提出的修改意见之多,让她在冬天里额头上直冒汗。怎样提升自己?顾永骏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教给她:除了学习技艺之外,还要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薛春梅更加忙碌了。她不仅报名参加夜校提升学历,还买来各类书籍阅读:文学、历史、艺术、建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有一回,她在作品《嬉戏》快要完工时,发现一层层雕刻下去,孩童淡黄色的一只脚上出现了一块小小的白色斑点。她反复揣摩,将小白点雕刻成鞋子,另一只脚则雕刻成了光脚,把孩童天真淘气的模样刻画得活灵活现,玉石上的“瑕疵”不仅弥合得天衣无缝,还成为创作中的优势。
4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薛春梅除了在作品题材、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传承延续,创作出《观瀑布》《罗汉图》《二十四桥》《人生福娃》等经典作品外,还创新融合了“南秀北雄”的艺术之长,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清新婉约、细腻俊秀”独特风格。
“我将每幅大作品看成一幅幅小作品,每雕刻完一块区域,就给自己打气——又有进步了。有生之年,希望我能留下更多满意的作品。”薛春梅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4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