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年”艺术展亮相北京:赴文化之约 促文明互鉴

发布时间:2024-12-23 12:36:44 来源: sp20241223

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艺术展正在举行。前来看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他们或驻足欣赏,或低声交流,探讨着展品的艺术魅力,用心感受着中俄两国文化艺术的交融与碰撞。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本次艺术展旨在以作品为纽带,深化两国艺术家之间的心灵沟通、情感融通,为中俄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王秦生画作《晨寂》。主办方供图

王秦生画作《晨寂》。主办方供图

在艺术展上,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秦生的油画作品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吸引了不少关注。其中,名为《晨寂》的画作前围满了观众。王秦生透露,这幅画作深受清代龚贤的《千岩万壑图》启发。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秦生正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秦生正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在王秦生看来,油画源自西方,以色彩丰富见长,中国山水画则更强调作品的意境。自2005年来,他沿着老师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创新之路,找寻中西融合的切入点,以油画的色彩语言重新诠释中国古典山水画名作,融通中外,不断求新,创作了这些作品。“有人说这批作品是‘中国式的风景油画’,于我而言,这是一次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与尝试,也是我个人艺术探索的结晶。”王秦生表示。

观众正在观赏王秦生画作《云山幽趣》。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观众正在观赏王秦生画作《云山幽趣》。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王秦生认为,新时代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在创作时要考虑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观赏习惯。此次参展的作品多为近年新作,灵感都来源于古代名家之作和现实自然风貌的感受,可寻其源,亦可见其新。

除油画外,本次展出的作品还包含版画、珐琅彩、雕塑等多种类型。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美协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美协副主席叶弗吉尼亚·罗马申科,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郭晓宾等都带来了优秀的艺术作品。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美协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正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美协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正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我的艺术创作根植于俄罗斯闻名世界的写实风格,创作主题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这次带了三件雕塑作品参展。”在安德烈·科瓦尔丘克看来,这个世界非常美丽,他渴望用自己的双眼捕捉这一切,通过双手将这份理解与感受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以艺术作品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大家以全新的视角去感受这个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于此次艺术展,尼古拉耶维奇认为它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两国友谊的生动体现。“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双方的作品,非常期待中国的观众能够到莫斯科去看看俄罗斯的作品,期待中国的艺术家多去俄罗斯举办展览,让我们的观众也能够观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说。

(责编:孙红丽、高雷)